一、政策突袭:跨境圈的 “成人礼” 终于来了
“叮咚!您的跨境电商经营手册已过期,请及时更新合规版本!”2025 年 9 月 28 日,国家税务总局、工信部、国家网信办联合抛出的 22 号公告,像一颗精准投放的 “合规炸弹”,炸醒了不少还在 “灰色地带” 摸鱼的跨境人。有人调侃这是 “史上最严监管令”,也有人直呼 “该来的终于来了”—— 毕竟在跨境电商这个从野草堆里长出来的行业,粗放生长的好日子早就该画上句号了。
先给大家划重点:这次新政可不是闹着玩的,核心就是把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》从 “纸面条款” 变成 “带电的高压线”。最贴心的是搞了个 “首违不罚” 原则,相当于给平台一次 “改过自新的机会”,但仅限一次,想靠 “屡教不改” 蒙混过关绝对行不通。而 “情节严重” 的六条红线更是碰不得:一年累计两次漏报瞒报、帮卖家拆分收入、伪造信息、暴力抗查等行为,都可能触发停业整顿。更狠的是,停业整顿得由省级以上税务机关审批,还会限制发票开具,联动多部门联合处置,相当于给违规企业上了 “全链条锁”。
可能有刚入行的小白觉得这政策离自己很远,那可就大错特错了。要知道 2025 年前三季度,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已经达到 2.06 万亿元,同比增长 6.4%,其中出口 1.63 万亿元,增长 6.6%。这么大的市场规模,不可能一直靠 “野蛮生长” 维持。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,服饰鞋包、数码产品、家用电器是出口主力,进口则以美妆、食品生鲜、保健品为主,这些热门品类恰恰是违规操作的重灾区。新政的出台,本质上是给行业做一次 “全面体检”,淘汰病秧子,让健康的企业跑得更快。
这里必须提一嘴市场监管总局今年 3 月发布的合规管理意见,要求平台配备合规总监和管理员,每两个月排查一次合规风险,每半年整改一次。这相当于给平台安上了 “内置监控”,以前那种 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 的运营模式彻底行不通了。有平台合规负责人吐槽:“以前是老板催着冲销量,现在是老板催着查合规,每天上班先看风险清单,比看销售数据还认真。”
二、行业震动:平台卖家的 “冰火两重天”
(一)平台:从 “流量贩子” 到 “合规管家”
新政之下,最慌的其实是跨境电商平台。以前平台的核心 KPI 是 GMV 和卖家数量,现在得把 “合规率” 当成头等大事。毕竟一旦平台被认定 “情节严重”,不仅要被停业整顿,还可能影响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,这可是平台的 “生命线”。
目前主流平台已经开始行动:有的紧急升级数据报送系统,把涉税信息模块和卖家后台强制绑定;有的启动了不合规卖家清退计划,对存在私户收款、收入拆分的卖家发出警告;还有的专门设立了合规总监岗位,年薪开到百万级别,这也让 “跨境合规” 突然成了职场香饽饽。难怪 “外贸直通职” 平台上的数据显示,今年三季度跨境合规相关岗位的招聘需求同比增长了 200%,其中合规总监、税务专员等岗位的薪资涨幅最高达到 30%。“外贸直通职” 的行业分析师点评道:“新政不仅重塑了行业生态,也催生了新的人才需求,未来懂政策、懂实操的合规人才将成为跨境企业的核心资产。”
平台的压力还不止于此。按照新政要求,平台需要对卖家的涉税信息真实性负责,一旦卖家出现瞒报谎报,平台可能要承担连带责任。这就意味着平台不能再当 “甩手掌柜”,必须深入核查卖家的主体信息、交易数据、资金流向。有亚马逊第三方卖家透露,最近平台对店铺的审核突然严格起来,不仅要求营业执照、进出口权等资质齐全,还需要提供近半年的银行流水和税务申报记录,有问题的店铺直接被限制上架新品。
(二)卖家:有人连夜整改,有人黯然离场
如果说平台是 “压力山大”,那卖家就是 “在刀尖上跳舞”。尤其是那些习惯了 “钻空子” 的中小卖家,这次新政简直是 “精准打击”。漳州晟光电商的案例就是个典型教训:这家公司通过伪报贸易方式走私保健品,偷逃税款近 9 万元,最终被追缴等值价款、罚款 4 万多元,主管人员还被警告。要知道这还只是 “从轻处罚”,要是情节更严重,可能面临货物被没收、企业被吊销执照的风险。
在深圳华强北做跨境 3C 产品的老王,最近就忙得焦头烂额。他以前习惯用私户收取海外货款,还会把大订单拆分成多个小订单规避监管。新政出台后,他连夜注册了公司账户,办理了进出口权,还花了 3 万元请财务公司梳理过往的税务问题。“以前觉得能省则省,现在才明白,省下的税款迟早要加倍还回来。” 老王无奈地说。
也有不少卖家因为无法适应新政而选择离场。广州某跨境电商产业园的数据显示,10 月份以来,已有近 10% 的中小卖家办理了注销手续,主要集中在美妆、保健品等合规要求较高的品类。这些卖家大多没有完整的财务体系,也不愿意投入成本进行合规改造,只能在行业洗牌中被淘汰。
但对于规范经营的大卖家来说,新政反而带来了机遇。安克创新、巨星科技等头部企业,早就建立了完善的合规体系,新政实施后,它们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。数据显示,2025 年 10 月中旬,跨境电商概念股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中,有 7 家股价实现上涨,其中安克创新的总市值达到 615 亿元,同比增长 12%。这充分说明,合规已经成为跨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也是资本市场认可的重要指标。
三、合规实操指南:从 “踩坑” 到 “避雷” 的全攻略
(一)资质合规:先把 “身份证” 办齐全
很多卖家觉得合规麻烦,其实从基础的资质办理开始,一步一步来就不难。2025 年进出口权备案流程已经简化了很多,全程可以线上办理,官方费用全免,正常情况下 7-12 个工作日就能搞定,加急的话 3 天就能办完。
具体步骤给大家梳理好了:第一步先去工商部门给营业执照加 “货物进出口 / 技术进出口” 的经营范围,现在支持电子印章在线提交,不用跑线下;第二步登录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做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,2025 年已经取消了纸质登记证,系统会自动预审材料;第三步到海关总署办理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注册,获取 10 位海关编码,现在全面启用电子证书,不用再拿纸质文件;第四步在外汇管理局的数字外管平台登记货物贸易外汇收支名录,新增的跨境人民币结算资格会自动同步;最后一步申领电子口岸 IC 卡,2025 版的 IC 卡 3.0 还支持 RCEP 原产地声明自主签发,对做区域贸易的卖家特别友好。
这里有几个坑要注意:一是取得进出口权后满 1 年不开展业务会被列入 “休眠企业名录”,影响信用评级;二是做跨境电商需要额外办理海关跨境电商企业类型备案(比如 1210、9610 模式),有海外仓的还要登记海外仓信息;三是电子口岸 IC 卡每年需要做证书更新,忘了更新会影响通关。
(二)财务合规:告别 “私户收款” 的裸奔时代
财务合规是新政监管的重点,也是卖家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。以前很多卖家喜欢用个人账户收取海外货款,觉得 “神不知鬼不觉”,但现在税务机关可以通过银行、平台的数据交叉比对,很容易发现异常交易。一旦被认定为偷逃税,不仅要补税罚款,还可能影响个人征信。
现在合规的收款方式有很多选择,比如 PayPal 推出的跨境人民币收款产品,结算费 0.5% 封顶,最快 4 小时就能到账,全程在 PayPal 账户体系内操作,不用担心信息泄露。还有空中云汇等支付服务商,今年获得了 3 亿美元融资,技术和合规能力都很靠谱。建议卖家根据自己的目标市场选择合适的收款工具,比如做欧美市场可以用 PayPal,做东南亚市场可以考虑本地的支付平台。
除了收款,发票管理也很重要。跨境电商交易必须确保采购、销售链条的发票完整,不能通过 “买单配票” 等虚构交易取得进项抵扣,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虚开增值税发票罪。建议卖家建立专门的发票管理系统,妥善保管进出口报关单、购销合同、物流单据等,形成完整的证据链。
(三)税务合规:合理筹划不是偷逃税
税务问题一直是跨境电商的痛点,不同国家的税法差异大,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双重征税或者漏税的情况。但大家要记住,税务筹划的前提是合法合规,任何脱离税法框架的 “筹划” 都是饮鸩止渴。
给大家分享几个合规的税务筹划方法:一是利用原产地规则,比如你的产品符合 RCEP 的原产地标准,出口到东盟国家就能享受优惠关税待遇,有的品类关税能从 12% 降到 0;二是准确归类商品 HS 编码,不同的编码对应不同的关税税率,必要时可以向海关申请预归类,避免因编码错误导致多缴税或者被处罚;三是了解目的国的增值税政策,比如欧盟对 B2C 远程销售有年度免税额度,超过额度需要在当地注册并申报增值税,英国对 135 英镑以下的货物由平台代扣增值税,这些政策都可以合理利用。
对于有海外仓的卖家,要特别注意 “常设机构” 的风险。在目的国设立海外仓可能会构成 “常设机构”,从而产生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义务。建议通过第三方仓(3PL)模式降低税务登记负担,或者在当地注册独立的子公司运营,避免被认定为违规。
还要学会利用国际税收协定,比如中国和香港签订的《避免双重征税安排》可以减免预提所得税,中欧税收协定能把股息预提税从 10% 降至 5%。但使用这些优惠政策需要提交相应的税务居民身份证明,比如 FORM W-8BEN 表格,建议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。
(四)日常合规:建立 “防火墙” 机制
合规不是一次性的工作,需要建立常态化的风险管控机制。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的要求,企业应该配备合规管理员,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合规风险排查,形成书面记录,即使没有发现问题也要做零风险报告。合规总监每半年要组织一次整改,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年要听取一次合规工作汇报。
对于中小卖家来说,可能没有足够的人力设立专门的合规部门,可以委托专业的合规机构做诊断,或者通过 “外贸直通职” 平台对接合规专家。现在跨境电商服务商行业很火爆,2025 年前三季度已经发生了 33 起融资事件,数量同比大增 74%,其中营销和物流服务商是吸金主力,合规服务商也在快速崛起。这些服务商可以提供从政策解读到实操落地的一站式服务,帮助卖家降低合规成本。
另外,建议卖家定期开展合规培训,让业务、财务、采购等相关人员都了解最新的政策要求。比如客服人员要知道如何正确填写订单信息,财务人员要掌握不同市场的税务申报流程,采购人员要注意供应商的资质审核。只有全员具备合规意识,才能真正建立起合规的 “防火墙”。
四、案例直击:那些合规与违规的生死抉择
(一)反面案例:晟光电商的 “偷鸡不成蚀把米”
2023 年 7 月至 2024 年 3 月,晟光电子商务(漳州)有限公司通过伪报贸易方式,将本应以一般贸易申报的海参肽锌镁胶囊等货物,伪报成保税电商方式进境,再通过虚假交易报关出区后销售,偷逃税款近 9 万元。此外,该公司还违规将临近保质期的 3339 瓶东革阿里胶囊运出区外销毁,未按规定办理核销手续。
最终,海关对其作出处罚:追缴走私货物等值价款 34 万多元,罚款 4 万多元,没收未销售的走私货物。虽然因为配合查处且认错认罚获得了从轻处罚,但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,合作的供应商和客户纷纷终止合作,最终不得不缩减业务规模。这个案例告诉我们,任何试图通过违规操作偷逃税款的行为,最终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。
(二)正面案例:中小卖家的 “合规逆袭记”
深圳的小张做跨境服饰生意已经 5 年了,以前主要靠亚马逊平台销售,采用直邮模式,财务和税务都比较混乱。2024 年底,他听说了新政的风声,提前开始合规转型。他先办理了完整的进出口资质,然后更换了合规的收款工具,还聘请了专业的税务顾问梳理过往的税务问题。
新政实施后,小张的店铺因为合规性好,被平台纳入了 “优质卖家” 名单,获得了更多的流量倾斜。同时,他利用 RCEP 的原产地规则,将产品出口到澳大利亚,关税从以前的 10% 降到了 0,利润率提高了 8%。2025 年前三季度,他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 30%,远远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。小张感慨道:“以前觉得合规是负担,现在才发现,合规才是最省钱的经营方式。”
(三)平台案例:合规体系建设的 “先行者”
某头部跨境电商平台早在 2024 年就开始布局合规体系,设立了合规总监岗位,配备了 20 多人的合规团队,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全平台的合规风险排查。新政出台后,该平台第一时间升级了数据报送系统,与税务机关实现了数据对接,还开发了卖家合规评分系统,对合规性好的卖家给予流量扶持,对违规卖家进行梯度处罚。
为了帮助卖家合规转型,该平台还联合 “外贸直通职” 开展了合规培训,邀请税务专家和资深卖家分享经验,累计培训了 10 万多名卖家。今年三季度,该平台的合规卖家占比从 60% 提升到了 85%,GMV 同比增长了 15%,不仅满足了监管要求,还提升了平台的整体竞争力。
五、未来趋势:合规成为行业的 “通行证”
2025 年跨境电商行业的一系列变化,都在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:粗放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,精耕细作的合规时代正式开启。从行业数据来看,虽然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保持了 6.4% 的增长,但增长动力已经从以前的 “数量扩张” 转向 “质量提升”。那些能够适应合规要求、注重品牌建设的企业,正在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资本青睐。
跨境电商服务商行业的崛起也印证了这一点。2025 年前三季度,全球跨境电商生态服务商达成了 33 起融资事件,数量同比大增 74%,其中营销类服务商拿下了 11 起融资,物流服务商拿下了 10 起。这些服务商通过技术创新和合规服务,帮助卖家降低合规成本、提升运营效率,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对于卖家来说,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再是 “谁能找到更便宜的货源”“谁能钻政策的空子”,而是 “谁的合规体系更完善”“谁的品牌影响力更强”。建议卖家把合规投入当成长期投资,比如建立专业的税务团队、优化供应链管理、打造自有品牌等。同时,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,比如 RCEP 等区域贸易协定的最新动态,以及目标市场的监管政策调整,及时调整经营策略。
“外贸直通职” 的行业专家预测,未来 3-5 年,跨境电商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,合规能力不足的中小卖家将继续被淘汰,而头部企业和合规转型成功的中小企业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。此外,合规人才的缺口将进一步扩大,懂政策、懂外语、懂实操的复合型合规人才将成为企业争抢的对象。
六、结语:合规不是束缚,而是远航的压舱石
从 2009 年跨境电商在我国萌芽,到如今成为万亿规模的庞大市场,这个行业用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从 “小打小闹” 到 “国际贸易主力军” 的蜕变。22 号公告的出台,不是为了限制行业发展,而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,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能够走得更远。
对于跨境人来说,与其抱怨政策严格,不如主动拥抱变化。合规或许会增加一定的运营成本,但却能为企业带来更稳定的经营环境、更低的风险成本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。就像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,合规就是压舱石,只有压稳了这块石头,才能在国际贸易的风浪中稳步前行。
最后送给所有跨境人一句话:野蛮生长终难长久,合规经营方得始终。 愿我们都能在合规的赛道上,乘风破浪,再创佳绩!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