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pport@wmztz.com

156 26569009

外贸不出单,有时候真不能怪业务员!

做外贸的朋友,尤其是业务员们,是不是经常被不出单的问题困扰?老板皱着眉头,眼神里满是质疑;同事们表面安慰,背后却可能小声议论;自己呢,压力大得像扛着一座山,每天都在自我怀疑的边缘徘徊。可你有没有想过,外贸不出单,真的不能全怪业务员!今天,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背后的那些事儿。

运气是个 “调皮鬼”

外贸这行,运气有时候真的很重要,说它是门玄学一点儿也不为过。经常能听到这样让人扎心的故事:有个同事刚入行,对产品一知半解,英语水平也就那样,翻译器都不离手。可人家就是运气爆棚,一上来就接到一个超级大客户,订单金额大得让人眼红,而且还返单稳定,这简直就是 “天选打工人” 啊!再看看另一位老业务员,那业务能力没得说,经验丰富,专业知识扎实,平时也没少开单。可客户都是些小单,十几二十个小单加起来,都比不上人家一个大客户的订单金额。这找谁说理去?
你这边开发信写得文采斐然,产品介绍得头头是道,价格也给得相当有诚意,能力更是没话说。可就是没订单,心里那个憋屈啊!其实,很多时候,客户下单不仅仅取决于你的努力和产品本身。客户有没有需求,你的产品、报价和方案是不是正好契合他当下的需求,这些因素都至关重要。就好比你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美食,可人家客户这会儿只想喝碗粥,那你这桌美食再诱人,也打动不了人家。
所以啊,咱们一定要做好客户背调,找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客户。对于有需求的询盘,一定要重视起来,给出贴合客户需求的报价和方案。现在有很多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客户背调,比如一些云平台,集成了海量的商业数据、搜索数据、海关数据和社交数据,还配备了 AI 社媒邮箱挖掘、采购数据深度分析工具。通过这些工具,我们可以轻松获取客户的公司简介、官网、地址、联系人邮箱、社媒账号、竞争对手、采购 / 供应数据等信息,各项数据分析图也能让我们一目了然。有了这些信息,我们就能精准把握客户需求,提高接单的成功率。不过,在做好这些努力之后,有时候我们也只能把剩下的交给时间,毕竟运气这东西,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会来眷顾我们。

选对方向,努力才有意义

经常听到身边做外贸的朋友分享一些让人感慨的故事。在同一家公司,不同的业务板块,业务员们的境遇简直是天差地别。比如说,被分在东南亚板块的同事,那市场竞争激烈得如同战场,外贸员常常得跨国出差,四处找中间人拉客户,可即便如此,成单依旧艰难,每一个订单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。而分到拉美市场板块的同事,情况却大不一样,市场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,客户主动找上门来,订单就像雪花一样纷纷飞来,人家做业务就跟 “捡钱” 似的轻松。这市场和市场之间的差距,简直就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。
行业之间的差别就更大了。有些行业,那是一片红海,竞争激烈到白热化,产品同质化严重,利润空间被压缩得死死的。而有些行业,却像是刚刚被发现的宝藏,充满了机遇,市场潜力巨大,产品附加值高,利润也相当可观。所以说,外贸这行从来不缺好做的生意,关键在于你能不能选对行业。
那普通人该怎么判断一个行业好不好做呢?首先,要学会排除夕阳行业。怎么判断是不是夕阳行业呢?有个简单的方法,如果一个产品没有利润,只能靠退税来维持,那基本可以确定这个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,咱们可千万别一头扎进去。其次,要多观察行业趋势。这就需要我们多看看目标行业的数据,像 Google Trends、Google Market Finder、各国海关数据等等,这些数据就像是行业的晴雨表,能让我们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。同时,还要多和行业大佬交流,听听他们的见解和经验,他们的一句话说不定就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。和供应商聊聊也很有必要,他们对行业的情况也非常了解,能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。另外,国家时政也不能忽视,很多政策的出台都会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。我们要了解核心市场,专注于高附加值产品,选择增长迅速的行业,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。
最后,不要害怕试错。虽然外贸行业需要我们扎根积累,但很多行业只有真正进去了,才能知道它到底好不好做。如果发现自己选择的行业不太对,不要犹豫不决,要及时调整方向。说不定换个行业,你就会发现一片新天地,订单也会源源不断地向你涌来。

公司不给力,业务员干着急

在社媒平台上,有一段话引起了很多外贸人的共鸣:“告诉大家一个很残忍的外贸真相:在一定程度上,如果你入行外贸,选择的公司是以纯自主开发客户为主,你有 80% 的概率坚持不了 3 个月,并且可能一单不开。但是,如果你选择的公司,每年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来获客,那么你一个月内开单的概率会在 90%,并且顺风顺水的话,月入过万也很快。” 这段话虽然有些夸张,但也确实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:公司的获客模式和资源投入,对业务员的业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有些公司,自身没有客户资源,也没有独立站,更舍不得在广告推广上花钱,就把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业务员身上,让业务员自己通过 Google、社媒等方式找客户、找产品。一旦有客户成交了,那就是公司的功劳;要是没客户,没订单,就说业务员能力不够。这简直就是 “甩锅” 行为嘛!这种所谓的 “纯自主开发” 模式,对于业务员来说,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,没有一丝光亮,成功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。
那正常的主动开发模式应该是怎样的呢?咱们以使用云平台的公司为例来说说。这样的公司在云平台有私域独立站,还有专人负责 Google 投流、SEO 优化。通过这些努力,公司在 Google 上的排名靠前,自然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客户主动上门。这时候,业务员就有固定的询盘分配,不用再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。而且,私域独立站与 CRM 系统完全打通,这可带来了不少好处。公域引来的客户可以沉淀到私域,形成宝贵的客户资源;标记性 EDM 营销,能够实时追踪买家网站访问行为,精准判断买家购买意图;高效 “靶向筛选” 机制,可以激活大量宝贵的沉睡客户,充分挖掘公海客户价值;还有自动化营销、AI 写信等功能,大大减轻了客户开发的压力。
在海外社媒营销推广方面,这样的公司也做得相当出色。多账号集成式管理,配合 AI 辅助创作,降低了运营压力。地图搜索功能可以按照国家、地区、街道、商圈等进行定向搜索,方便高效地开展社媒营销。接入 WhatsApp 官方 API 账号,一天甚至可以海量群发 1 – 10 万条消息,让产品和服务的推广范围大大扩大。同时,公司还汇聚了四大亿级买家数据资源,业务员只需根据 HS 编码 / 公司名称 / 产品关键词,就能一键获取详细资料与联系方式,大大提高了客户开发的效率。
所以说,主动开发应该是 “主动出击,积累私域流量”,而不是让业务员在公域守株待兔,更不是公司啥资源都不给,让业务员独自在 “找客户” 这件事上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。要是遇到那种 “纯自主开发” 的公司,业务员不出单真的不奇怪;要是能开单,那说明你能力超强,简直就有单干的潜力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外贸员的个人能力和努力就不重要了。只是当你已经加班熬夜好多天,发了无数封开发信,跟了几个月的客户突然失联,还被老板 PUA 的时候,一定要告诉自己:“这单没成,不全是我的错。” 在这个全球经济下行的时代,每一个坚持在外贸行业奋斗的人,都是自己的英雄。

产品本身是 “硬伤”

产品可是外贸的核心,要是产品不给力,业务员就算有 “三寸不烂之舌”,那也很难打动客户下单。
先来说说市场需求。产品得跟上时代的步伐,要是你的产品已经过时了,市场上早就有了更好的替代品,或者市场上同类产品泛滥,到处都是竞争对手,你的产品又没有什么独特之处,价格还没有优势,那客户凭什么选你啊?就好比现在都流行智能手机了,你还在卖那种只能打电话、发短信的老式手机,就算你把它夸得天花乱坠,也很难有人会买账。所以,我们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,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,及时调整产品策略,让我们的产品始终符合市场需求,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。
再讲讲产品质量。这可是重中之重啊!样品做得惊艳无比,客户看了满心欢喜,可大货一出来,却完全是两码事,质量严重不过关。这就好比你去相亲,照片上的人颜值爆表,结果见面一看,货不对板,那对方肯定会对你失望透顶,甚至以后都不想再理你。客户也是一样,一旦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客户拉黑,那可就很难再挽回客户的心了。所以,我们一定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,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,再到最后的质量检测,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,要让客户收到的每一件产品都能达到甚至超过他们的预期。
还有供应链,这也是个关键因素。交期一拖再拖,说好的一个月交货,结果三个月都还没动静,客户那边早就急得跳脚了。生产过程中还错误频出,不是尺寸不对,就是颜色有偏差,客户能不生气吗?业务员在前面跟客户说得再好,后面供应链掉链子,那也无济于事。所以,我们要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,确保供应链的稳定,保证按时、按质、按量交货,这样才能让客户满意,为长期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流量不足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

对于外贸业务来说,流量就像是水,客户就是鱼,没有足够的流量,就很难钓到客户这条 “大鱼”。
要是询盘数量少,而且质量还差,那业务员可就头疼了。比如说,仅靠几个平台的 RFQ(Request for Quotation,报价请求),或者是零星几个展会收集来的名片,这点儿资源,就像是沙漠里的一滴水,根本满足不了业务的需求。业务员就算能力再强,也没办法在这么有限的资源里找到足够多的优质客户,这就叫 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。而且,要是这些询盘本身质量就不高,客户可能只是随便问问,没有真正的购买意向,或者对产品的要求过于苛刻,根本无法满足,那业务员就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跟进,也很难有结果。
再看看推广精准度。现在很多公司在做推广的时候,就像是在大海里撒网,不管什么鱼都想捞,结果往往是吸引来的都是一些非目标客户。这些非目标客户,对产品不感兴趣,就算你跟他们说得再多,他们也不会下单,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,还增加了筛选客户的成本。我们应该像狙击手一样,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,了解他们的需求、兴趣爱好、购买习惯等,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推广策略,把推广资源集中投放到目标客户群体身上,这样才能提高推广的精准度,吸引到更多真正有购买意向的优质客户。

公司机制拖后腿

公司内部的一些机制问题,也可能成为外贸业务出单的 “绊脚石”。
先说报价流程。客户来询价了,这本来是个很好的机会,可公司内部的报价流程却慢得像蜗牛。客户发了询价邮件,业务员赶紧整理信息,提交给相关部门,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。等各个部门走完流程,给出报价,三天时间已经过去了。可在这三天里,竞争对手早就以更快的速度和客户达成了合作,合同都签好了。你说这气人不气人?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,时间就是金钱,速度就是竞争力。公司必须优化报价流程,提高效率,让业务员能够在第一时间给客户提供准确的报价,这样才能抓住客户,提高成交的概率。
还有决策链。业务员在前线冲锋陷阵,和客户斗智斗勇,好不容易把客户谈得差不多了,客户就等着公司这边做最后的决策。可公司的决策链又长又复杂,一个决策要经过层层审批,从业务员到主管,再到经理,然后是总监,最后可能还得老板拍板。这一圈下来,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。等公司终于做出决策了,客户那边可能早就没耐心等了,已经去找其他供应商了。所以,公司要简化决策链,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,提高决策效率,让业务员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能够更加顺畅,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,避免因为决策延误而错失订单。
另外,公司对业务员的培训和赋能也非常重要。有些公司,新人一进来就直接 “放养”,什么培训都没有,让新人自己去摸索。新人对业务不熟悉,对产品不了解,也不知道怎么和客户沟通,在这种情况下,想要开单简直比登天还难。老员工呢,公司也不注重知识更新培训,市场在不断变化,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,老员工要是一直抱着旧的知识和经验,迟早会被市场淘汰。所以,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,定期为业务员提供专业知识培训、销售技巧培训、市场动态分析培训等,让业务员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,适应市场的变化,这样才能提高业务员的出单率。

业务员自身问题不可忽视

当然了,我们也不能完全把责任都推给外部因素,业务员自身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,影响了出单。
有些业务员专业度不够,对产品一知半解,对市场的了解也只是皮毛,根本不懂客户的痛点在哪里。和客户沟通的时候,只能说一些表面的话,无法深入探讨产品的优势和解决方案,客户自然不会信任你,也很难下单。比如说,客户问你产品的某个技术参数,你支支吾吾答不上来,或者给出的答案模棱两可,客户会怎么想?他们肯定会觉得你不专业,对产品没有信心,这样还怎么可能跟你合作呢?所以,业务员一定要深入学习产品知识,了解产品的每一个细节,包括生产工艺、技术参数、使用方法、售后服务等。同时,还要关注市场动态,了解行业趋势、竞争对手情况、客户需求变化等,只有这样,才能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,做到专业、自信,让客户信服。
销售技巧也是很关键的一点。有些业务员只会机械地报价,客户问价格,就直接把价格报给客户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他们不懂挖掘客户的需求,不知道客户为什么要买这个产品,买回去是做什么用的。也不懂怎么和客户建立信任,只是把客户当成一个买东西的人,而不是一个合作伙伴。在处理客户异议的时候,也缺乏有效的方法,客户说价格太高了,就不知道该怎么回应,只能干着急。这样的销售技巧,很难促成成交。我们要学会挖掘客户的需求,通过和客户的沟通,了解他们的痛点和需求,然后针对性地介绍产品的优势和解决方案,让客户觉得这个产品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。在和客户沟通的过程中,要注重建立信任,用真诚和专业打动客户。遇到客户异议的时候,要冷静分析,找出问题的根源,然后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。比如说,客户觉得价格高,我们可以介绍产品的价值,说明为什么我们的产品值这个价格,或者提供一些优惠政策、增值服务等,让客户觉得物超所值。
心态也是影响业务员出单的重要因素。外贸行业有时候确实很让人受挫,发出去的消息可能已读不回,邮件也常常石沉大海,几个月都没有订单是常有的事。在这种情况下,很多业务员心态就容易崩,陷入自我怀疑和负面情绪中。一旦心态崩了,就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判断能力,和客户沟通的时候也会表现出消极的情绪,这样客户更不会下单了。所以,业务员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,把每一次拒绝都当成是一次成长的机会,把每一个困难都当成是一次挑战。要相信自己的能力,相信只要坚持努力,总会有订单的。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调整心态,比如运动、听音乐、和朋友聊天等,让自己在工作之余能够放松身心,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。
外贸不出单,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。业务员固然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,保持良好的心态,但公司、产品、市场等外部因素同样不可忽视。只有当各个环节都协同配合,共同发力,才能提高外贸业务的出单率。所以,下次当你因为不出单而烦恼的时候,不妨从多个角度找找原因,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!
Visited 1 times, 1 visit(s) today

发表评论